撰文:Andy Sir@Art Point Studio
記得數月前在教育雜誌上看到一項美術教育問卷調查,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家長認為很難看懂幼兒作品的用色,認為用色難理解,甚至怪異。 固有色的觀念 這個現象需要由觀念之源頭來理解。在成人既定的觀念中,臉是肉色,老虎是黃色,這就是固有色 (Inherent color) 觀念。 然而幼兒處於成長的探索期,他們不會理會常規,依循成人的標準塗上認為「應該」的色彩。幼兒繪畫人的臉可以是黑色,樹幹可以是黃色。這些都是幼兒觀察的結果,因為色彩來自光線,光隨時在變,色彩也在變,孩子的眼睛也捕捉得到;例如太陽有時是黃色,有時是紅色,有時是橙色。 再創造的彈性 當然,孩子對色彩的喜好也影響作品色調,比較起用事物「應該」有的顏色,幼兒更傾向把「想」要的色彩放到畫作上,例如將動物塗上七彩的色調,已經是一種自然的再創造(Re-create)。 故此,導師容讓孩子的作品色彩有自由度,更要引導幼兒細心觀察,回想事物的本質,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指導固有色。 孩子的眼睛敏感而強烈,他們看見我們忽視的,所以兒童畫才會生動、深刻與動人。 撰文:Andy Sir@Art Point Studio
孩子天性喜愛新事物,而且靈活、好奇。要令他們持續學習任何一種科目,都需要建立「快樂」、「成功的經驗」,才能從幼年開始培養對美學 (aesthetics)的熱情,將來產生持續學習的意願。 成功快樂的學習環境,是成人能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禮物;要令他們相信自己,喜歡自己的作品。孩子生而具有的吸收性心智 (the absorbent mind)。這特質驅使小孩透過繪畫的過程,迅速養成觀察與聯想力,從而點燃自身的創意。 孩子要的是成功的「經驗」,不是單單的「成功」。 如果一開始只在意作品的「結果」,將會在幼兒美術的基礎上偏離了重心。 孩子在美術課中不必擔心做錯,不用害怕比較,只需要全力游走在自由自在的樂趣中。日子一久,快樂的經驗是強大的基石,自信會累積、加強,成為人格特質的一部分。 在繪製作品的過程中,老師與孩子間的互動要快樂、循序漸進的給予方法,更要有耐心寬容以待,孩子才會放心加入一些有趣的想法,更能創建成功的經驗。 若希望孩子將來擁有對美學的熱情,能欣賞生命中美好的事物。有賴家人與老師在孩子成長道路上,給予大量的鼓勵與欣賞,用心累積及建立。 |